蔣公書法

分享: 識得幾個正體字/董進




 轉載自:風鈴夜語,蕭之華部落格 (作者為山東煙臺大學新聞系教師)




 




我的回應:




蕭大哥您好!請 ""
我轉載這篇令我讀了有一種"大快人心"的感覺的文章




 




十年前在西澳伯斯 藉由好友的"引薦" 有機會在離家幾公里處的週末華文學校 以一個"門外漢"的身分"執教鞭"
前後八年的光景 還兼家教長達一年 雖不至於"誤人子弟"
卻也無時不刻虛心受教 努力不懈 誠惶誠恐 只因心繫文化傳承的使命




 




在多年與其他同事堅持"繁體字"教學的努力下 印象較深刻的是有一年被派到一個清一色是"老外"的班級 我得運用很多圖表及象形文字來介紹國字 一期下來 得到其中一位學生的回應是:"『現在覺得中國字不再那麼"可怕"了!』




 




想想 也是 中文的獨特性除了象形與指示的造字原理還有"根源"可循 其他的字 很難讓那些不是〝跟著它長大〞的外國人〝"看出" 字體的意義 特別是發音部分 與字體往往"分家" 只有強記 無怪乎很多人 "望字止步〞 很高興能讀到有"大陸人"欣賞、認同繁體字 覺得應多多推廣此文 非但給我們自己打氣也
讓世人都認同我們在寶島台灣的堅持




 




從臺北回來像作了一個清新的夢。回來後我一直未能寫一段和臺北有關的文字,其實逃避的理由其中一個,是怕自己無力的筆觸,破壞臺北一行短暫而又深刻的情感。翻開郵箱,和幾位臺北朋友的通信已有幾十封,我想在這裡面找到可以說臺北的一點思路,情緒卻還是濃得讓我無法釋放。還是寫吧,哪怕語無倫次,不知所衷,但至少也是我在那裡遇見人事與物景的真切情緒。




 




回來後,時常有人問起:「你去臺灣有什麼感受?」,真是一個好大的問題。我不知道從哪兒開始說,也不能確定講的那些瑣碎片段,是否是聽的人想要的。但不管怎樣,都是在我腦海中最易浮現的片段。




 




識得幾個繁體字。說「識得」,不為說文解字,只是為了表達對臺灣堅持繁體書寫的一點感受。總的來說,就是親切而陌生。這種感覺,一直是我內心無法理清的一件事。親切是因為兩岸文化與字體同源,不跨語種,見了識得;陌生卻是因為自己從上學開始就只用簡體中文,20幾年的薰染,已經沒有了順暢識讀繁體字的能力。以至於每次看到繁體字,腦海的反應必須經歷一個簡體「翻譯」的過程。可是,隨著看久了這些筆劃豐富生動的字體,我不禁問:「被我們視為繁瑣而丟掉的繁體字,為什麼現在覺得竟有那麼好看?」。




 




師大附近某條路,兩旁全是專賣文房四寶的老店,走在路上,宣紙和松墨的香氣撲鼻而入,怡然清新。總覺得,臺灣人對漢字有特別的感情,尤其是從各式書寫的字體中,你能明顯感受到他們對漢字不同層次卻一樣深厚的情感:從呵護到依戀再到尊崇。可見他們對漢文化的態度。所以,走在臺北的街巷,既能體驗最現代的科技與文明,也能在到處繁體字的書寫和標牌中感受傳統文化之美。更有意思的是,繁體字書寫和至今堅守的豎版印刷,不但沒有拖累臺灣人對科技與現代生活便捷性的追求與達成,還讓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輔助生息,透視出他們融古於今的坦然與自信,可見文化的傳承和滋養有多麼重要。




 




我喜歡早晨坐在臺北便捷的公車上,隨車行看窗外閃過的街景,錯落有致的繁體字店面招牌,特別有味道,是那種漢字書寫時,一撇一捺勾勒出的韻律,厚重卻並不顯笨拙。總覺得,繁體之繁,雖有書寫之累,卻在運筆中體會到造字的精妙與學問,字成後映在紙上,透出的是漢字特有的方正與自信,文化之味滲入筆劃之間,美得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lody 心靈小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