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享: 透過修女看老人癡呆症--也許我們可以提早預防




Author:卓以定)




 




我的婆婆於70多歲時在台灣患了老人癡呆症。




 




她最後的8年全在美國渡過,第1年住在小叔嬸家,以後在休市和我們生活了7年,於今年7月中在此地安靜逝世,享壽86歲。




 




由於婆婆的患病,使我們一家每個成員都對此病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外子更在幾年前再去考了美國老人精神科的醫生專家資格。我們也才發現,越來越多四週的朋友,因為家人而得面對這個疾病。




原來, 老人癡呆症早已因人們普遍長壽,而成為21世紀的熱門話題疾病了。




在「優雅的邁進老年」(Aging with Grace: What the Nun Study Teaches Us
About Leading Longer, Healthier and More Meaningful Lives, Bantam
出版社,20015 月)這本剛出的新書之前,我們所有老人癡呆症的資料,幾乎全是由患者過世後解剖大腦而來。




 




我們知道得了此病之後的大腦,腦細胞之內的線路打成結,逐漸結子越打越多甚至漸漸錯亂。末期之後,腦子明顯縮小,腦細胞會有蛋白質沈澱,而至後期腦細胞全部死掉,使一個聰明又有活力的人漸漸成為性格改變到智障、到語言結構不通、大小便失禁、到完全植物人的狀態。




 




老人癡呆症由此名就知這個疾病和年齡有關。統計指出,過了65歲,有近半數的老年癡呆症患者;到85歲以上,超過五成的人會得此病。隨著社會老化,美國到了2050年時將有1400萬人會有此病。




 




杜克大學最近有一對同卵雙胞胎姐妹,其中的一位患有嚴重的老人癡呆症,另一位不只沒有得到此病,而且還在照顧年老的母親、自己的孫子和有時照顧得病的姐妹。於是由她們兩人的生活環境,醫學界對老年癡呆症有了更進一步的發現。


 




那就是得病的那位曾在多年前有嚴重的車禍,造成腦震盪;而健康的那位沒有過腦震盪,卻患有嚴重的風濕,所以一直在服用治關節炎Ibuprofen和其他減少肌肉發炎的成藥。這點和許多研究報告證實,治肌肉發炎的藥可以預防老人癡呆症。除此之外,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降膽固醇的藥、或維他命E和葉酸及維他命C這些抗氧劑,都能成功地減少老人癡呆症。這些研究都是一點一滴的從許多報告中得出的結晶。




 




1986年,「優雅的邁進老年」的作者史南登教授(David Snowdon)在一個偶然的念頭下,決定用修女養老院
(
聖母院派 )678位修女作一個長期追蹤的研究。沒有想到他這項研究出來的報告,對於癡呆症都有近乎革命性的重大的發現。人們從修女們這15年中,由75歲到106歲的養老生活中更能明暸,原來智慧、清晰、和慈悲利他,是絕對可以讓人老得長壽、健康而有意義。




 




書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修女們長壽,又肯在死亡後將大腦拿出來解剖,才能成為老人癡呆症最好的研究對象。史教授一開始就得鼓起勇氣,請修女們簽死亡後解剖大腦同意書。以往修女只有土葬,沒有聽過解剖大腦這種事,於是起初很驚訝,沒人出聲。突然之間一位修女站起來大聲說:「當我們決定作修女時,作了很大的決定就是不生孩子。現在可以捐出大腦,幫忙解決老人癡呆症的謎,就算是我們送給下代子孫的一份禮物吧。」




 




於是絕大部份的修女聽後都決定簽名,熱心參與這項空前的實驗。這些年來,她們每個人都和史南登教授結交成了朋友,讓史南登教授有機會研究她們在世時的性情、習慣和工作態度,是否會影響她們得老人癡呆症的可能性。




這本書並沒有發現任何新藥,也不提供任何遺傳或生化的原因,但是它絕對提出預防的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對老人癡呆症是有正面的影響。因為同樣的工作環境和靈性生活,有的人活到老、做到老也學到老。有的人卻是在人生最後幾年完全變成一個廢人。




 




這種流行病學就像提供我們長期吸菸會引致肺癌、身體含高膽固醇會產生心臟病、食用多量鹽會造成高血壓的研究結果一樣可信。最近引用流行病學也證實,多吃熟的蕃茄可以預防攝護腺癌,和多吃蔬菜、水果預防多種癌症一樣,可信性很高。這些長期流行病學的研究,對各種慢性病的治療有很大的貢獻。




 




遺傳基因當然是造成老人癡呆症的一個因素。但是如有中風過的人或如剛提的腦震盪過的人,得到老人癡呆症的機率絕對增加。同時受高等教育,可以在一生中一直不斷地學習,也絕對可以保護我們不得到老人癡呆症。還有從小時每一個人對語言的表達能力,幾乎也可以預測誰將來會或不會得。




 




這本書最引人注意的,是提到修女們20歲時的自傳,是未來老人癡呆症的指標。原來,修女在出家作修女時,每人都得寫一份約兩百字到300字的自傳,解釋自己為何會得到聖靈選作修女的決定。因為這些修女大部份都是教師,所以她們答題形式幾乎雷同。




 




史南登教授將她們的目標一一分析,從文中,可以很明確地知道她們出生背景、家庭狀況。很容易從她們年輕時的文筆中明白她們的認知能力,也更可推想她們從年輕到年老是如何走過來的。史南登教授發現,在文中可以非常容易表達自己正面情緒的修女,不只比較長壽,也較少得到癡呆症。同時從年青時肯獨立又有志氣的,也多是教育程度最高的,也最少得到癡呆症。




 




從自傳中又可分析家作者思想深度和文法的複雜程度。經過種種分析之後,史南登教授發現,其實早在20歲出頭,一個人會否得癡呆症,已經可以從這自傳中猜到八、九成準確性。但是除此之外,一個人怎麼生活才是預防癡呆症的主因。


 




修女的生活方式完全類似清教徒,是自給自足,自己洗衣、養種農作物、煮飯、作手工品給大眾結緣,和每天三次共修。她們完全生活在簡單、樸實又忙碌,但是卻平靜之中。讀後真是會令讀者有非常溫馨的感受。下面舉幾個特別的案例。


 




信仰堅定的瑪利亞修女和快樂學習的迪羅斯修女當納粹掌握德國政權時,宗教自由立刻瓦解,於是美國的聖母院即時供給德國修女可以來美工作。在1937826日,慕尼黑兩個新加入的年輕修女非常惶恐地搭上開往美國的船,到達了美國紐約。她們兩人同歲,也是同鄉(都從德國巴伐利亞來的)和類似的教育、家庭背景。她們是瑪利亞和迪羅斯修女。史南登教授先從她們的自傳分析。




 




瑪利亞到了美國寫的自傳敘述,她是家中孿生姐妹之一,她本人存活但妹妹卻在母親產後翌日夭折,她總覺父母令她感覺因她的誕生付出太多的代價。她小時非常自責但是也頑皮。童年是和3個姐姐、2個兄弟一起長大的。因為有堅定的天主信仰又受天主學校老師的影響,她希望長大到非洲去作老師。但是到了上聖母初中時,父親生了重病,母親得挑起養家的重擔。父親病了4年之後,母親也開始患病。再4年之後,母親也病逝了。瑪利亞在自傳中說,她此時也已受完師範教育,不只是一位修女,也是小學2年級的老師。所以當她搭上去美國的船時,除了上帝,她完全沒有任何家人的支助。




 




當瑪利亞修女80歲過世後,解剖證實了她已患有初期的老人癡呆症。她的大腦負責短期記憶的部份開始打結,但是她的普通思路和大部份的大腦仍是完整的。和她一起來美的迪羅斯修女,在瑪利亞修女死時仍是天主教大學的教授。史南登教授特別提出,首次見到迪羅斯時,是一個非常不同的經驗。她不只待人有禮和藹而且精力充沛,當她和任何人說話時,總是那麼地專注。




 




迪羅斯修女第一次看到史南登教授就自我介紹,她就是和瑪利亞一起來的另一位修女。史博士其實一直到此才知道,原來瑪利亞是和另外一個修女一起來美國的,因為瑪利亞在和史南登博士對談時從沒提起。迪羅斯修女和瑪利亞來自同一個地方。迪羅斯的父親是軍人,她的母親一個人經營家庭農場。她說,家裡雖然貧窮,但是總不忘幫助更窮的人。




 




她提起童年時,仍然記得當時一個蛋是多貴。她說是家中8個孩子中的老六,也是哥哥最得意的助手。得意的表情,迄今還表露無遺。她說她從小就要作老師。




有一天,上小學時,學校來了一位天主教神父。當時她才7歲,她還記得神父說,非洲的小孩都可憐,你們願意幫主祈禱嗎?三年級開始,她就開始是學校的資優生,常幫老師教別的同學。一年冬天,她們常去的教堂神父突然到她的農家訪問。




神父看著這個辛苦的母親得一人帶養八個嗷嗷待哺的小孩,就問迪羅斯的母親:「妳一共有七個女兒,有沒有想過要送一個去當修女?」迪羅斯說她迄今仍記得母親的答覆。母親說,女兒去不去當修女是她們自己的決定。




 




此時前面的幾個姐姐都馬上搖頭,只有九歲的她卻告訴神父:「我只想作一個好老師。」神父笑著說:「妳也可以擔任一個修女老師啊。」迪羅斯稚氣地答道:「我沒有看過修女,什麼是修女老師?」沒想到四年級當她聽到修女的小學是比較好的小學時,她執意一定要去,母親只好答應了她。




 




每天早上要530起床,要走一個多小時的路才能到學校,但是學校很美,在一片森林之中,她也喜歡那宗教的氣氛。




 




第二年,她就鄭重地告訴雙親,她決定一生作修女,因為她可以一輩子追求這種靈性和知性的知識。初中她就準備申請聖靈中學,準備將來去非洲宣教和教書,可是遭到父親嚴峻的阻止,父親認為她年幼,不應作此重大的決定。於是她才聽從,接受校方的高中、大學六年制教會師專訓練。




 




她開始對擔任修女有了更深一層的尊敬。但是她一旦決定在此時作了修女,就得聽教會安排,放棄去非洲的理想。正在左右為難時,德國全國受到納粹戰亂影響,人心惶惶。於是她和父母商量,決定作了修女並接受美國聖母會的工作。父母都來參加她出家儀式,這也是她一生最後一次見到她的雙親。




 




她和瑪利亞剛來美國時都得加修英語能力。兩人成績半斤八兩,都是八、九十分,但是個性差別越來越大。瑪利亞較安靜、隱秘,而迪羅斯卻外向又喜歡學習新的東西。久而久之兩人就失去聯絡。




 




憂鬱症與教育求知程度和老人癡呆症有絕對關係




 




由她們的自傳就可看出兩人明顯的不同。瑪利亞把人生看成是責任,心存感恩是座右銘。來美國的第一年,瑪利亞就因壓力太大,得了嚴重的憂鬱症而住院兩個月。恢復工作之後,又因牙痛而不能工作半年。五年之後又感染到肺病,好了幾年又因憂鬱症提前退休教職,開始縫製教會的掛毯,後又因肺病開過兩次刀。當史南登教授在1991年認識她時,她已在養老院退休。經過記憶測驗,十個生字只記得四個字。但是仍然和藹可親,到1996年臨死時已完全失憶,連單字都無法說出。




 




再來看迪羅斯修女,在剛來美時(因為正是戰時),她無法立刻和任何家人聯絡,但是她把一切當成是上帝的旨意,把自己能快樂的活下去也當成是上帝的恩賜。她一直繼續作老師,暑假就自己修課,1945年拿到美國大學學位。1960年、她45歲時她又拿到教育碩士。47歲時起她開始擔任教授,她又先後拿了一個地理碩士和地理的博士。當拿博士時,她已55歲了。 1983年,她有機會去非洲宣教,當時她已66(瑪利亞修女此時已退休兩年了)。迪羅斯修女覺得,上帝的旨意是要她去那兒奉獻,於是她去了肯亞,一直到她80歲才由肯亞回來。她覺得她完全完成了從小的夢想和志願,此時她再去考第二個修女的考試,得了滿分的美好成績。




 




由她們的一生,我們幾乎可以斷言,除了基因不同之外,她們教育程度是影響老人癡呆症一大因素。世界各地的科學報導都強調,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受較少教育的人不易患此病。所謂教育程度,是指一生不可放棄求新知的態度而一直努力學習。




 




另外一個因素,是患有憂鬱症的人更容易得老人癡呆症。最近的腦神經研究報告更證實,長期患憂鬱症的人腦子也會慢慢的縮小,幾乎可以說是老人癡呆症的早期,所以有長期憂鬱症的患者一定得極早就醫。現在的抗憂鬱藥比早年的藥進步許多,又可預防老人癡呆症,不是一石二鳥,何樂不為?




 




波迪娜修女在85歲時因多重心臟病過逝。波迪娜具有碩士學位,擔任小學和中學老師共28年。她在818283歲都去考過修女考試。每次都得高分,她關心人,和她對話從來都是非常地你來我往,完全不似瑪利亞修女。但是當解剖她的大腦時,居然看到很多結子,明顯的有老人癡呆症,結子多過瑪利亞修女。只是奇蹟似地這些結子都在主要腦功能的外圍。由於她心臟病的突發,才掩蓋了未來症狀一定會發作的老人癡呆症。




 




永遠為世界祈福的瑪麗修女




 




瑪麗修女出生在1892年的美國費城。她是11個兄弟姐妹的長女,父親是製帽工廠的工頭。父母是由德國移民來美的,母親在生第11個孩子時遽然難產去世。瑪麗當時才13歲,就得擔負很多家事。從15歲起,她就開始擔任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到她20歲時,她也已擔任過34州的小學老師了。那一年,她也正式成為修女。




 




同年她的父親過世,她得到修道院的同意,特別回家趕到父親身旁,父親才嚥下最後一口氣。瑪麗修女後來又教了78年級共42年。72歲以後,她開始作半工,幫助別的老師,一直到84歲才正式退休。但是你如問她何時退休,她會笑著搖頭說:「我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退休。




 




 




瑪麗修女一直到91歲才住到這養老院。她仍然繼續幫助其他不太能動的修女,她替她們洗碗盤、提醒她們何時服藥等等。她也用世界地圖或是地球儀來祈禱,她每次指著不同的地區分別祝福那裡居住的人們。她甚至會分好幾天,來作這個祈福的工作。她手上拿著放大鏡,閱讀報紙和不同的書籍,永遠關懷所有這世上的人們。




 




1990年,她98歲時,她決定將自己的遺體捐作醫療實驗。她那天作完決定,就寫信給家人說那是她一生最快樂的一天。當史南登教授提出捐大腦解剖時,她等不及史南登教授講完就準備簽名。她101歲時仍然順利通過修女考試,甚至短程記憶都超過普通人。102歲後她變得安靜、沒有活力。不久她就得到腸癌,醫生給她吃藥。她不說自己痛苦、這藥她不想吃,或是吃也已經對病體沒用了。她只說:「會不會因為吃藥而晚去了天堂?」引起大家哄堂大笑。她死時體重只有70磅了。




 




令人驚訝的是,當醫療小組解剖她的大腦時才發現,她的腦子早已縮得好小,到處都是打的結子,但是在新大腦皮質內卻很少打結,而且完全沒有中風過的跡象。至於她為什麼沒有露出老人癡呆症的任何症狀仍是謎。是不是一個人一生都是為眾生服務,而幾乎忘了自己的疼痛和不適。所以表現在外在的行為都處處流露出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而使外人不能輕易查覺癡呆症的症狀。




 




這些修女的故事不只讓我們對老人癡呆症有更多的了解,這些心中永遠有愛的修女,還教導了我們利他絕對是可以自利的,幫助別人的同時實在是也成全了自




己。




 




婆婆是家中的獨女,事親至孝。生前健康時,常提起自己母親在臨終前幾年,一直因患猜疑症而受盡折磨。婆婆常對我提起,身體什麼地方都可生病,就是腦子不能壞掉。沒想到後來自己也得了老人癡呆症而過世。想她老人家在天之靈,看我寫完這篇文章一定會十分欣慰的!




 




文章出處: 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lody 心靈小站 的頭像
    melody 心靈小站

    Melody the one who always cares!

    melody 心靈小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